编者按: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多有表现,包括自然主义、情感主义、行动主义三类主要形态。造成当代中国茶文化界反智主义的根源是对茶文化的国际比较的错误自我定位。我们注重茶文化研究中的智识主义路线,同时强调茶文化中的智识具有知识和智慧两个不同的层面,防止陷入科学主义窠臼。本文刊登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六期,敬请关注。本公号用今日起陆续推送该篇论文的相关文字,若要阅读完整文字可以浏览茶道哲学研究所网站。
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
茶文化界反智主义的三个面相(上)
“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 )又称“反智论”,在学术上通常指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据《韦氏词典》的解释,该词出现于1936年,但美国学者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1962)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才开始将此概念推广开来。
其实,反智主义不只在西方,也不只是在现代,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和传统社会中也存在反智主义倾向,例如法家、道家、不立文字的禅宗等都可以说是反智主义的思想代表,焚书坑儒、黄老之术等则是执政者或国家政策层面的反智表现。中国茶文化[1]界也不例外。 陆羽所创立的茶道当然不是反智主义的,但他本人的生活方式却流露出某些反智主义的方面,换句话说,他虽然不能算严格的反智主义者,但他确有反智主义的痕迹,例如他不修边幅、不重社交场合的礼仪,他甚至著有失传的《毁茶论》,陆羽被奉为茶圣,不难想象,反智主义就如基因般深植在了中国茶文化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中国茶文化即便存在反智主义倾向,也主要是反理性至上、反唯智识论,而非反理性者、反知识人。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情形非常不同,因为文人士者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享有极佳的声誉。然而,当代中国茶文化中的反智主义并非直接取自陆羽,而是现代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错误自我定位所致,在内容上则不仅反智识,也反智识的专业人士——知识分子,在茶文化界的表现就是对有关茶事、茶业的学术研究(者)、理论探讨(者)嗤之以鼻。这样的反智主义正是我们应当明辨并予以反击的。
在概念上,反智主义包括了两个不同且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对智识本身的憎恨或怀疑;一是对代表智识的知识分子的轻蔑。在哲学史上,怀疑主义通常被划入反智主义之列,主要因为他们都对智识本身抱有不信任的立场,但怀疑主义并不蔑视知识分子或智识的拥有者。然而,在现实生活层面,反智识与反知识分子则难以分辨,一个反智主义者通常既反智识也反知识分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反智主义的对立面是主智主义,即承认智识的存在并可以得到有效证明同时也对拥有智识的知识分子予以尊重,但在围绕智识问题而产生的各类思想谱系中还有超智识主义(supraintellectualism)一派,该派主张智识并非认识的终点,真正的真理是在认识之外的,如佛教的顿悟说、儒学的内在超越说、现代意志论哲学等都可以看作是超智识主义。超智识主义看到了人类认识形式的多样性,也对理性不及、经验局限有所觉察,将反智主义、智识主义都有所忽视的方面予以呈现。
因篇幅所限,本文对超智识主义暂且搁置,存而不论,集中分析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表现及其困境。概括而言,中国茶文化反智主义有三个具体类型,各自所理解的茶文化形态不同,给出的反智识依据也迥然有别。
[1] 在本文中,笔者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中国茶文化”概念,指历史上产生并流传至今的、人们关于饮茶的鉴赏、评论、思考等相关内容,它包括审美、评价、抒怀等多个层面。从现代学科上说,“中国茶文化”排除了茶学(种植、栽培之类的自然科学)、茶业学(经营、流通、税收等社会科学)之外的茶人文学,或者说人文茶学。